王阳明:为什么那些轻易说“我知道了”的人,过不好这一生?
我年轻那会儿,很羡慕那些在聚会上侃侃而谈的人,觉得这些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什么话题都能玩得转。
后来有一天,忽然在一段人际关系建议中看到这么一个答案——
年轻人,特别是脸皮薄的年轻女孩子,怎么样不失礼貌地拒绝那些特别会说话的人劝酒?
答案是:不要理他,这些人多数没什么真本事,翻不起什么大风浪。
这个答案起初我是不信的,因为明明看到他们好像很有能力的样子。
后来才渐渐明白这些表面上什么都知道的人,大多数能力不怎么样,也过不好这一生。
看到这里,有人可能要给答案了:因为他们只是嘴上知道,但是却没有身体力行。
很遗憾——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他们真的知道吗?
林黛玉的潇湘馆里有一只鹦鹉,一天“那鹦哥长叹一声,竟大似黛玉素日吁嗟音韵。接着念道: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?”
葬花诗是大悲之词。当日贾宝玉听林黛玉吟唱葬花诗时,不禁肝肠寸断,眼泪扑簌簌而下。如今鹦鹉说得不可谓不悲,然而黛玉和紫鹃听了,却是呵呵笑了起来。
显然鹦鹉是知道葬花诗的,甚至连音韵都大为相似,然而它却不明白葬花诗背后的故事和其中的悲剧意识。这样的“知道”也就只能用来表演。
可惜的是,现实生活中和鹦鹉一样的人多的是。
有一部某猪动画片特别火,但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妈妈的语气却大不相同。
英文版中的妈妈说话温和亲切,而中文版却透着一股高高在上。
我并不崇洋媚外,相反却是传统文化爱好者。之所以说英文版中妈妈的配音优于中文版,并不是我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,而是中文版中那位配音师,很可能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亲和友善的亲子关系。而且,她自己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所谓真知,并不在于语言,而在于思维习惯。
当年王阳明的弟子私自记录王阳明的语录时,他郑重告诫:“若遂守为成训,他日误己误
人,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?”
意思是如果把我的话录下来作为既定规则,如果有一天耽误自己和别人,我的罪过不就大了吗?
王阳明认为,他的话多是和弟子、同仁切磋琢磨的结果。如果别人只听到一言半语,断章取义,那并不算是真正的知道。如果把这一言半语用于实践,那就是误己误人了。
所以,当一个人以为自己知道了某些事情时,要问问自己:到底是学会了几个名词,几句行话,还是真正掌握了思维习惯?
如果不能有此疑问,那么这些“知道”会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,一不小心就会被明眼人看穿。如果心里竟然以为靠这点知识,就能接近理想中的生活,那不仅是可笑,而是可悲了。
走路莫学邯郸,学知莫学鹦鹉。
知道了,为什么却做不到?
王阳明说:“圣学只一个功夫,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。”又说:“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”
王阳明的意思很明确,既然知道了某件事应该做,怎么做,那么就去做——知和行不能分开。
可是道理都懂,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去做呢?
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。
问第1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:大多数女人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,而不是出来工作。
这一组学生当然强烈反对。
问第2组学生对另外一个问题的看法: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看孩子。
这一组学生勉强表示同意。
紧接着,两组学生被要求在模拟招聘中选择候选人,招聘的行业为男性主导的建筑业。
结果却是:和勉强同意“有些女人更适合在家看孩子”的第2组学生相比,强烈反对歧视女性的第1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男性。
研究人员大吃一惊,又用“种族主义”做了类似的实验,结果是一样的。
明明知道该怎么做,为什么偏偏背道而驰呢?
我有个表妹为了减肥每天晚上出去跑步40分钟,回来后就开心地吃上两个面包。结果呢,不瘦反胖了。
她认为自己已经是个爱锻炼的“好”人了,那么稍微干点“坏”事(吃面包)就算是对自己的奖励吧。
所以普林斯顿大学的第1组学生,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绝不歧视女性的好人了,那么干点坏事(不选女候选人)也算是个奖赏了。
他们混淆了进步与目标。知道什么事情该做,该怎样做,这是一大进步。然而,如果作为对这个进步的奖赏,竟然放纵起来,这可就偏离目标了。
王阳明曾经举过子贡和颜回的例子。
子贡向孔子请教时,孔子常常回答没什么可说的。这是因为子贡习惯在语言上学习圣人之道,所以孔子担心他于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语上的进步,反而在行动上退步。
那该怎么办呢?
孔子对颜回与子贡迥然不同。对子贡是一言不发,对颜回则是“与之言终日,若决江河而之海也。”
孔子对颜回一天到晚说个不停,像黄河决堤奔流入海。
颜回与子贡大不一样,他是一个始终盯紧目标,不会因进步而放纵自己的人。像这样的人,知道得越多,对他行动越有利。
所以,尽管颜回英年早逝,他短暂生命中的成就已经让他成为了圣人——复圣。
因此,知道一件事不算什么。要紧的是,别把知道当成荣耀,而是盯紧目标,持续努力。
如果想奖励自己的进步,注意奖励不要影响目标。
例如跑完步以后,把奖励自己吃两块面包,换成买一只鲜花。
假如孩子这一学期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,不要奖励他玩一个假期,而是换成其它不影响学习的奖励。
不做的事情,不说。做的事情,先做再说。做成事情,不说也可。
通往幸通的路是一条直线吗?
对于那些已经知道了的人来说,之所以没过好这一生,最大的原因恐怕是把通往幸福的路看成了一条直线。
这倒不是说他们一心要寻找捷径,而是说他们往往认为已经对知识掌握得炉火纯青,但实践时却发现大打折扣。因此他们怀疑这些知识是否有用,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,然后在深深的怀疑中,就此停住了脚步。
王阳明说:“如人走路一般,走得一段,方认得一段;走到歧路处,有疑便问,问了再走,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。”
现有的知识,掌握得再透彻,也不可能恰好解决所有的实际问题。
正如王阳明所说,通往幸福的路是一段一段的,而且前路不明,时不时就会有岔路口。这个时候埋怨和怀疑是不会解决问题的,只好总结经验教训,再去寻求新知识,再去实践。
王阳明少年时就有做圣贤的宏伟大志。
他先是想靠军事帮助国家强大,但是很快发现此路不通,因为他没有施展能力的舞台。
王阳明转而向道教求索,探求养生修行之道,但也没什么成就。
接着,他拜访了理学家娄谅,学习格物致知,也就是搞清楚万事万物的道理。他去格竹子,结果一无所获。
再往前,路在哪里?
王阳明转而去参加科举考试,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了浙江乡试,然而却在第二年的北京会试中落榜。
第二次落榜后,他组建了龙泉诗社,以诗言志。
两年后,他终于通过会试,走上仕途。但仅仅5年后,他因得罪宦官而入狱。
出狱后被贬到蛇虫横行的贵州龙场,历经九死一生,终于创立心学,剿匪平乱,成为500年来一圣人。
王阳明的幸福之路极其曲折,他所靠的不是全知全能,而是走一段、学一段、问一段,再如此循环下去。到了后来增加了“讲一段”,开始讲学。
若想接近幸福,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,学中走,走中学,如此才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,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在这个焦虑泛滥的时代,“我知道”确实能缓解焦虑,但一定要时时问自己:是真的知道了吗?知道了就满足了吗?如果所知所学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,又该怎么办?
只有想明白了这些,才能靠着“知道”触到幸福。
愿你知道得多,行动得猛,离幸福越来越近。
文章作者:燕穿杨
文章链接:https://layinfo.com/article/296.html
关注我们:站长QQ/微信:386358209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