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作3年的经验总结:我是如何打磨稿件的?
好久没发写作相关的干货啦,今天来一篇市面上很少见,但每一个想接触写作的人,都特别需要的内容:
自己一个人到底怎么改稿?
其实这个选题我早就想写了...
因为从2017年开始,作为一个刚刚接触写作的小白,最让我犯难的就是:
稿子费劲巴拉地凑出来了,但是...
我看不出哪里有问题啊,领导让我再改改的时候,我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...
所以,从那个阶段开始,我就一直想要一套可以参考的改稿标准。
不过可惜的是,在任何一本写作相关的书里,都很少提及「如何改稿」的信息...
反而是后来,我给「得到APP」供稿,经受了主编们的多次混合虐待,我的稿子慢慢地从需要修改4次,到1次就可以定稿。
在这期间,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改稿的方法和原则。
今天,就把它们完完整整地分享出来。
复改稿第一步:先忘记这篇稿子
之前经常会有粉丝问我:
教主,你写一篇文章需要多久?
我给的回答是:
大概要五到六个小时。
但如果再说得细致一点,其实我所谓的这五六个小时,并不是说,从今天中午12:00写到今天下午6:00点,然后稿子就可以排版发布了。
而是,今天我先写3个小时把初稿垒完,到明天,我再把稿子拿出来修理或迭代3个小时。
也就是,一篇稿子,我至少要分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。
为什么非得这么做呢?
因为在稿子刚出炉的那一刻,我的头脑是发热的。
这就好像我刚买了件新衣服,我会把它的「漂亮、好看」放大10倍,而且我还不允许任何人批评它「丑陋」的地方。
但,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,我再瞅它一眼,就会自己回过神来:
噢,原来这件衣服也就这样....
这种「三分钟欣赏」的心理,放在写稿上依旧成立。
刚出炉的稿子,作者本人是没办法进行修改的,因为它离你太近,没办法和你的感情隔离开。
而且,就算你想改,你也看不出什么大问题。
毕竟此刻在你的脑子里,就是写下这篇文章时你所拥有的思维。你不可能、也打不破那个思维定式。
所以,改稿的第一步,是想办法跳出这种思维定式,主动和自己的稿子进行时间隔离,这个「隔离」最少需要一晚上的时间。
这可不只是我的经验啊,也是很多知名作家的经验。
举个例子,日本著名小说家村上春树,他和自己刚出炉的稿子会「隔离」一周的时间。
比方说,在写完一部小说的初稿后,村上会把它放抽屉里7天,在这7天之内,完全不去翻看这部小说,只是做做其它的翻译工作,或者就干脆休息。
一周结束,村上才会再次拿起这篇稿子。
这时候,稿子的逻辑问题,以及故事的不合理处,就会尽收眼底。
做个比喻:
写稿就像种树,你一个一个地码字,就好像树长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叶子。你站在树根的位置抬头望这棵树,其实根本看不出来它的形状。
但,只要你稍微走远一点,站在更广的视角上去观望,就能看清楚这棵树到底长成了什么样子,哪些地方长歪了,需要修理。
给稿子一晚上的隔离期,是自检稿件的一种方法。
比如,今天这篇稿子我昨晚本来已经定稿了,但上午拿出来再看看,又改了不少语言不流畅的地方。
如图,红色的部分就是我今天上午新修改的:
然后,还有一种自检的方法,就是去做这样一件事:
拿着成型的稿子,一字一句地读出声音来,哪里磕巴了,哪里一口气读不完了,就说明那里有问题,需要修改。
在我初学写作、打磨自己稿件日子的日子里,我不只会对着电脑一遍一遍地读,还会把它们打印出来,像阅读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一样,朗诵...
写文章这件事,想写好,真的需要有作品意识。
因为,只有在你自己百读不厌的时候,才会有读者愿意认认真真地欣赏一遍。
改稿第二步:去找两个人
第一个人,是找专业的编辑,或者有写作经验的前辈。
他们的作用是直接帮你提建议,这是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最好的方法。
还记得《刻意练习》那本书吗?
里面除了讲「要刻意练习」之外,还有很重要的一环,就是「导师的作用」,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,可以帮你提供有效反馈。
以我的写作经历来说哈,在我刚写作没多久的时候,就有幸得到过高人的指导。
两年前,为了生存,我开始找写作类的兼职。
当时,讲书稿正好兴起,通过朋友的介绍和自己拼了命地试稿,我也顺利拿到了签约。
然后呢,就开始了暗无天日「被挑毛病、被责令改稿」的日子。
我特别清楚地记得,刚开始写稿的时候,我的每篇文章至少都要反复修改、提交4次。
这么来来回回完成了3篇,本来我都有点绝望了,但没想到,第4篇居然一稿过!而且我之后的稿子还多次得到了总编室的表扬!!!
从需要修改N次,到一稿过之间,我都做了些什么?
给你们看一张图:
这是我当时记录下的,编辑给我提过的所有意见,也是我自己经常犯的毛病。
后来的稿子之所以能一稿过,就是因为我在写完之后,会一手拿着稿子,一手拿着这些意见,一条一条对着看...
真的建议大家,如果有机会找到审稿人的话,一定要写一个「犯错清单」,这就是你写作路上最大的法宝。
PS:其实很简单,你可以去给一些小平台或大平台投稿,如果你的稿子还凑合,他们的编辑一般都会给改稿意见,这样不仅提升了自己,还顺便赚到了稿费。
第二个人,是找一个不懂写作的、纯碎的读者。
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·金说过一句话:要关门写作,开门改稿。
他所谓的「开门改稿」就是把稿子拿给自己的妻子看、拿给6-8个他的忠实读者看。
假设啊,如果有读者觉得:你这里好像有点问题,但我也说不出是什么问题。
那么,即便你自己觉得写得很好,也要对这部分进行调整。
因为读者虽不专业,但他们是受众,眼光毒辣。
讲真,我每次的稿子都会拿给男朋友看,只要是他看不懂、觉得别扭的地方,我都会老老实实去改。
所以,大家如果对写作真的感兴趣,那可以找三五个人组建一个互相改稿小分队,既能帮助别人,也可以提升自己。
一篇文章应该如何改,改几次
前面讲了2个简单自检的方法,2个外部协助的方法,下面就是重头戏了:
一篇文章应该修改几次,都改些什么?
提前说两句,因为文章的类型太多,不同的人犯的不同的错误也太多,如果要一一归纳下来,是个很大的工程...
所以,接下来的内容,我简单地聊一聊:有效改稿的3大步骤。
第一次改稿:找出事实错误。
这个「事实错误」包括:常识性错误、逻辑性错误。
常识指的是大家已经公认的,可以查证的东西。很简单哈,比如你不能写“我用万能充给iphone充了点电...”
但,大家常常会忽略另一种情况...
假设背景是你站在全公司面前演讲,为了表明自己很羞涩,你写了一句:
我的脸颊变得通红。
这句话就是错误的,为什么呢?
因为“脸变得通红”是别人才能看到的,你要写的话应该是“脸颊发烫”。
其次,逻辑问题主要指论证环节的错误或缺失。
在这部分,你要看的就是:这个例子能证明上面的观点吗?我自己能信服吗?
甚至每写一句话,都要自问一下:这句话和前面接得住吗?
第二次改稿:给稿子做减法。
有一个关于改稿的公式:第二稿=第一稿 -10%。
这个公式表达的就是缩减字数的重要性。
因为现在的读者既没耐心,也没时间,他们需要的是节奏紧凑,没有废话的文章。
所以,这一步,我们要大刀阔斧地删:
「删」和主题无关的内容。
教你一个小方法,把每个段落总结为一句话,然后看这句话能不能和你这篇文章的主题连起来造个句,如果不能,就说明这部分已经跑偏了,直接全砍。
一篇优质文章,结构上要做到环环相扣,不出戏。
「删」不需要重点展示的内容。
举个例子:之前有位学员写了一篇《毕业之后如何应对迷茫》的文章。
在文章开头,为了证明自己迷茫,她写了一系列很惨的场景。
比如,找不到工作,找不到房子,男朋友无理取闹等等。
构思上这么写没错,但错就错在,她详细描述了自己和男朋友吵架的过程,光这件事就洋洋洒洒写了300字。
这有用吗?没用。
毕竟这不是一篇情感文,所以一句话带过就完事儿了。
「删」表意重复的内容。
简单来说就是: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的,就不用两句话;能用一个词表达清楚的,就不用两个词。
第三次改稿:进行细节润色。
细节润色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是语言的润色,一部分是故事/案例的润色。
对于语言润色来讲:
用主动句代替被动句、少用形容词副词、多写短句增强可读性。
对于故事/案例的润色来讲:
在写初稿的时候,你可以先按正常的顺序写完一段故事,但是在修改阶段,你要学会说半句,留半句。
比方说,我经常在修改故事的时候刻意这么做:
(这是我之前写的一篇故事类文章,我没有把自己经历的糟心事一次性讲完,而是每一部分都加深情绪,给读者埋了一个新的‘更惨期待’。)
其实这个意思就是:
你不需要把一个故事一次性讲完,而是不断地给读者埋点,让读者产生疑问,然后再给他慢慢解决。
用官方语言来说,这叫「滑梯效应」:
你写第一句话的目的,是为了让读者看第二句,你写第二句话的目的,是为了让读者看第三句。
——
最后,怎么确定你的一篇文章没有什么问题了?
一位作家是这么说的:改第五遍的时候,我删掉了一个逗号,改第六遍的时候,我又把这个逗号加回来了。这就说明这篇文章没问题了。
文章作者:静静教主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846654859861557773/
关注我们:站长QQ/微信:386358209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