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被这个思考方法彻底颠覆了!
01
在说这个方法之前,想先提一个问题。
救火的最好方法是什么?
答案是,在火出现的时候就灭掉。
这不是废话谁不知道,问题是,我们很难在刚着火就发现啊!
说实话,我之前也是这样想问题的,但在我看到这本书后,我的思考方式彻底被颠覆了。
真的可以通过预判,灭掉刚出现的火苗。
怎么做到的呢?
答案就在这本书里《上游思维》。
02
什么是上游思维呢?
“上游思维”这个词,其实是来自书中的一个故事。
说有两个人正在过河,突然听到桥下有人喊救命。
他们连忙跳进水里,好不容易把人救起来,奇怪的事发生了,河里又传出另一个孩子喊救命,他们只好又跳回河里救人。
就这样,一个又一个人溺水,最后两个人累得精疲力尽。
在这个时候,其中一个人就开始往河的上游走,想看看到底什么原因,导致这么多人溺水?
另一个人想,现在人都救不过来,你还跑上游浪费时间。
故事就说到这里,在故事里,一个人只想着救人,另一个则想要去上游找原因。
这两种解决方法,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第一种是下游思维,遇到问题就解决,但每次都很被动,疲于应付,往往治标不治本。
第二种是上游思维,不仅要解决问题, 还要找出问题源头,如果你能够提前预判问题,主动出击,当然生活也就从容得多。
是不是觉得上游思维挺厉害的,但现实情况是,只有很少人在使用上游思维。
03
这本书的副标题是:变被动为主动的高手思考法。
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状态,改变自己生活中别动的局面,成为一个主动思考的高手,这本书一定能给你很多启发。
上游思维这么厉害,能提前预判问题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内,为什么人还是习惯被动的应付问题呢?
主要是两种情况影响:
第一种,我现在没法处理那个事。
你问一个人,为什么不读书?
他会告诉你,我现在有太多事要处理了,确实抽不出时间去看书。
这是大多数人的现状,总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紧急的事要处理,每天都忙得不行,确实感觉没空。
这反而是最恐怖的地方,当你在疲于应付问题的时候,就不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了,只希望快点把眼前的事应付过去。
这样人的眼光也会变得狭隘,再也不考虑长期规划,也不会对人生中的事,进行优先排序。
结果自然是什么最紧急,就先做什么。
时间久了,就会陷入一种条件反射的思维陷阱中。
一个永远都在解决紧急问题,获得小成就感的人,是没时间去改变被动局面的。
我经常说一句话,“ 如果一件事现在不去做,以后也不可能去做 ”,虽然很扎心,但这确实就是事实。
第二种,这不是个问题。
这个比上面的更可怕。
当一个问题出现久了,人就习惯了,就不再认为这是个问题了。
人的适应能力很强,比如,你刚到一个房间,会立刻闻到一股怪味,但是等几分钟后,你就慢慢不觉得这个味道奇怪了,感觉一切都正常。
这个就是习惯的力量。
当你长期处于不合理的规则中,开始不适应,慢慢你就会习惯忽略他的存在。
比如,家附近天天修路,开始觉得麻烦,慢慢也就习惯了。
久而久之,你就适应它的存在,甚至都不觉得,它是个问题,更不用说想着去上游看看了。
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环境或者是规则之中,就会变得适应,无法察觉到其中的问题所在。
比如,村里有个恶霸,天天欺负村民,久了也会出现“习得性无助”,大家都习惯了恶霸,没有人觉得不正常。
04
如何才能掌握上游思维?
上游思维的核心是找到规律,找到根源,根据规律去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, 然后想办法提前解决。
书中给了很多方法,但是我挑了两个,生活中能用到的方法。
第一,提前找到信号,主动干预。
如果你知道一件事可能会发生,在没有发生之前,就想办法解决,这个就是上游思维的本质。
使用的核心是,你要主动去面对问题,并且想办法解决它,而不是明明知道,还眼睁睁看着它发生。
有时候,虽然不一定能完全避免问题发生,但是起码可以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。
使用的核心,就是找到最近干预点,然后争取想办法解决。
比如,你明知道,一件事对你们的关系有影响,你就应该尽早地做好准备,提前沟通,避免这件事的发生。
无论事件,还是疾病,都是早发现,早干预,早治疗得好。
这就是提前找到信号,主动干预所带来的巨大收获。
第二,正视系统的复杂性。
也就是说,要想掌握上游思维,我们得学会在很多情况下,能够从系统变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。
我们现在说的上游和下游,只是一个相对概念,是个人视角看问题的结果。
其实一件事有很多节点,我们只能是尽可能避免最坏的结果而已。
比如,有人可能会溺水,在下水前套救生圈,就是上游的解决办法。
因为你已经预判到可能的风险,就应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。
有没有别的办法呢?
当然有,你还可以学习游泳,是一个更加上游的解决思路。
就是说,在最坏的事出现之前,上游的每个节点,都可以成为你干预的机会。
问题就在于,你越是往上走,遇到的问题复杂程度就越高,因为需要预判的问题也多,远没有下游那个具体的问题,来得实在。
说到这,你发现没,所谓正视系统的复杂性,指的就是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,整体地、关联地、动态地思考问题,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个从一开始吸引我们的具体问题。
文章作者:鱼堂主
文章链接:https://layinfo.com/article/549.html
关注我们:站长QQ/微信:386358209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