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赚钱的大V,都是讲故事的高手
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典故。
话说东汉时候的班固,九岁就能文,还可以诵读诗赋。十六岁选入太学,博览群书,是个名副其实的大V。他写的《两都赋》,更是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。
到了晋代,有一个叫左思的人,因为从小长得就不讨喜(长得丑),还笨,学什么都不成,读书不行,去学琴也没学成。
终于有一次,他爹都看不下去了,说:“你个兔崽子,你是猪脑子呀,怎么比我年轻的时候还笨!”
你想呀,连他爹都不看好的人,过得能好到哪去?从小就吃尽白眼,反正就是宝宝心里苦,宝宝没地方说。
他觉得班固这个太厉害了,这都是前朝的人,到现在还这么火,特别是这《两都赋》,现在还经常上头条,我要是模仿着写一部《三都赋》,是不是也可以火一把呢,一举成名呢?
于是,他就把三国时的魏都邺城、蜀都成都、吴都南京写入赋中。
为了写这部《三都赋》,左思也是费尽心思,据说他家里每个角落都放上纸和笔,想到什么好句子就立马记下来,就这样,这部《三都赋》还是花了十多年才写完。
左思一写完就想发表,可那时候可没有自媒体平台,注册个账号就能发表,没名气的作家,根本就没有出版社愿意帮他出版。于是他就到处拿给别人看,结果竟然没人愿意看。
原因就是,你左思既不是大V,也不是网红,一个无名小卒居然去模仿人家大名鼎鼎的班固,这不笑话吗?
于是,这《三都赋》被人说得一无是处。
左思是真郁闷呀!
明明是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,竟然因为自己没名气,就要被埋没了,不甘心呀!
好在左思脑子灵活,他想到了一个办法:你们不是嫌我没名气吗?那我就找名人给我推广推广去。
结果,还真让左思跟一位当时的超级大V搭上了线,就是那位志怪类名著《博物志》的作者张华,这张华是张良的第十六世孙,又是当朝大臣,总之就是德艺双馨且极具影响力的人物。
左思一边给张华献上《三都赋》,一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起自己小时候怎么不受人待见,家里没米下锅了,还是坚持写书创作,花了十几年总算写成了,可是没有出版社愿意发表,给别人看,又没阅读量,赚不到钱,依然是贫困户呀,您要帮助贫困户脱贫呀。
人家张华是什么人物,苦情戏没用,不过好在这书写得真是不错,张华认为这年轻人,有志气,有毅力,写的文章也不错,是应该帮帮他。
于是张华把《三都赋》推荐给了皇甫谧(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)、张载(著作郎)、刘逵(中书郎)这些个当朝大V。
最后,皇甫谧亲自为《三都赋》作序,张载、刘逵作注。
凭借这些当时大V的巨大影响力,这《三都赋》在洛阳一发表就上了热搜,凡是跟《三都赋》相关的推文阅读量篇篇都10W+。
左思一下子就这么红了,圈粉无数,身价也是蹭蹭地往上涨。因为当时没有印刷机,也没有互联网,想看这《三都赋》,你得抄下来回家慢慢读,这在那时的上流社会相当流行,富家子弟甚至出高价让人抄。
结果就是,洛阳的纸不够用了,纸价从最早的一刀一千文,一路涨到两千、三千……
后来有钱都买不到纸,因为——没货!
成语“洛阳纸贵”就是这么来的。
黄宇风最后想说的是:
荀子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:“会骑车马的人,不用自己跑得很快,也可以去到千里之外;借用船只,不会游泳的人,也可以轻松渡过江河。”
很多时候,因为我们个人的能力有限,很多事似乎是很难办到的,但是学会借势,借人,借钱。利用他山之石,利用别人的优势,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这种思维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。
借热门事件来引流,推广自己的产品这件事上,黄宇风还得多说两句,就是做这个事要有自己的底线。
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知道有所为,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借势营销无可厚非,但是没了下限,这个钱就变了味,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呀。
我是黄宇风,全网同名,智商120以下的朋友千万不要关注喔!
文章作者:黄宇风
文章链接:https://layinfo.com/article/352.html
关注我们:站长QQ/微信:386358209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