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工多年学到的经验,自己创业后模仿改进为什么还是失败了?
为了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,一直建议大家,有条件,最好先去打工学习下。
比如,想开个面馆,就找个面馆打工一段时间,看看老板是怎么经营的,实践后,再自己单独去创业,要靠谱很多。
但也有个问题,有朋友对李舟说,自己也去打工学了,但还是没做起来。
1、打工学习经验靠谱吗?
有个朋友,自己本来就是厨师,一直在上海某餐馆打工。靠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,一直做到了店长的位置。
老板做得还不小,一共有5个店,朋友所在的店面,最好的时候,营业额能做到近万。
由于这哥们已经是店长了,老板看他人还不错,一合计,就想把这个店承包给他。
条件是,店里的人手和设备,都可以接手,每年交给老板20万就行了。
这哥们本来也有创业的想法,认为跟着老板学了这样久,自己也当店长一段时间了,自认为对于一个店面的经营,应该不成问题。
于是,爽快的答应了。
可让他没想到的是,开始业绩还好,跟往常区别不大,之后就慢慢下滑了,甚至腰斩。
本来想着能赚不少钱的,这下可好,老板的钱得照给,自己不但没赚到,反而垫了不少进去,突然开始慌了。
他自己,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,哪里出了问题。
2、为什么学了没用?
当李舟看完他的经历后,第一反应不是打工学习没用,而是他低估了创业的难度。
这哥们,之前是厨师,炒菜肯定没问题。后来又做到了店长,每天看着营业额,认为都是自己的功劳。
其实,他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,贯彻老板的决策而已。
这个现象在职场中也很常见,本来是靠平台的品牌和资源背书,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很多人往往把功劳归结为自己,以为是自己能力太牛逼了。
这哥们虽然表面管着一个店,但作为执行者,很少站到老板的角度思考。
比如,怎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,如何做活动效果最好,跟竞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怎么办?
嗯,这一系列的问题,才是最重要的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有个情节, 刘备死后,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。一共50万大军,蜀国听到此消息,全国上下惶惶不安。
形式这样紧急,诸葛亮却推病不上朝,数日闭门不出。
没办法,后主刘禅只有亲自去丞相府探望,可是却看到诸葛亮正在池边悠闲地观鱼。
原来诸葛亮在思考退兵的方法,他告诉刘禅,这明面上的敌人,就像看得见的鱼,这些不难解决,关键是水下看不到的鱼,这才是最大的风险。
正如这厨师哥们,虽然能看到包括装修、产品包装,甚至营销活动。但没理解产品为什么这样包装,店面为什么这样装修,活动为什么这样做。
不知道隐藏在背后的原因,接手后,即使业绩下滑,却不知道怎么挽救。
3、怎么学习才有效?
打工学本事,方法肯定是没错的。只是在学习行业专业知识的时候,也要经常把自己当成老板,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比如,最近上门的顾客少了,换成你是老板,应该怎么增加客流?来了一次的顾客,有哪些方法能让她们二次消费?准备推新品,如何做才能跟同行形成差异化?
嗯,经常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,自己给出解决办法,再跟老板的解决方案对比下,自然能找到差距。
时间长了,也就慢慢养成了老板思维。以后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,就不会手足无措,不知道怎么解决了。
这样的打工,才是最有效的学习。
文章作者:李舟
文章链接:https://layinfo.com/article/46.html
关注我们:站长QQ/微信:386358209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方处理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!